谈“蛾”色变!“玉米杀手”今年这波来得有点早!

草地贪夜蛾,又名秋夜蛾,别看它相貌平平,名字还有几分小萌,其危害在农业领域用“谈蛾色变”来形容也绝不过分。

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可啃食350多种植物,尤其可对玉米和水稻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该品种英文名为“fall armyworm”,意指其取食时如军队作战,所到之处哀鸿遍野;转移又像行军一样迅速,成虫一夜能飞100公里,雌虫产卵前可飞500公里,还可在季风气流的加持下乘风远距离飞行。其生存能力也是超强。从卵发育到成虫再到大量产卵可以在短短的30天内完成。发育的速度还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加速,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

草地贪夜蛾最早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曾导致美国佛罗里达州玉米减产20%。2016年传播至非洲并爆发,受害严重区域出现毁种绝收现象。2019年1月,我国云南省的普洱市首先发现该品种。之后,大陆18个省份与台湾岛在2019年都受到了该虫害影响。

▲成虫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在中国的谷物生产中占比超过四成。为应对该虫害,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制定下发了《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启动了应急防治机制,并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了5亿元防控资金,指导支持各地有力有效开展防控工作。

今年的防控形势更为严峻。美国农业部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来袭早、范围广、危害大是我国今年草地贪夜蛾之灾的主要特征。

基于实地调查和业界资讯,草地贪夜蛾目前已跨越长江北上来到了华中地区,该波虫害的来袭时间要明显早于去年。

据农业农村部下属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布的消息,截至6月初,福建、湖北、四川、江西、重庆、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和地区已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以浙江省为例,该虫于今年的出现要比去年早了三个多月。截至5月28日,17个省份共720个县的268万亩土地已经受到影响,其中90%的受灾县位于长江以南地区。而在去年同期(2019年5月10日),影响范围仅为13个省份共261个县的108万亩土地。

东北是玉米的主产区,约占中国玉米产量45%。目前,东北地区已进入预警状态。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已在5月26日发出警示,预计草地贪夜蛾将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间入侵东北。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在今年6月4日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预估,草地贪夜蛾将对我国玉米产量造成约2.5%的损失。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更多图片: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