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生姜量增价跌,国内价格逆势增长!

2025年9月,我国未磨姜出口量约4.18万吨,同比增幅近五成,但出口均价同步跌至7548元/吨,创下近34个月新低。尽管9月出口短期增长,却难掩行业深层压力,2025年1-9月我国未磨姜总出口量为35.92万吨,同比仍下滑3.35%。9月单月出口量显著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2023年国内生姜扩种导致2024年产量维持高位,供应过剩格局延续,倒逼企业以低价策略抢占海外市场;二是部分海外采购商趁国内报价低位补货,阶段性放大出口需求。价格方面,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5年1-9月出口均价从15190元/吨腰斩至8612元/吨,跌幅达43.1%,出口效益大幅缩减。​

10月出口市场虽未公布最终数据,但从前期趋势和市场反馈看,仍难改低迷格局。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主要进口国采购意愿谨慎,多以小单补库为主;另一方面,国内生姜种植成本上升与出口低价竞争形成矛盾,部分出口企业为维持份额被迫降价,进一步拉低整体均价。值得注意的是,已磨姜及姜制品出口表现相对好于鲜姜,2025年5月已磨姜出口量同比增长16.06%,显示深加工产品或成为出口增长的新方向。

在出口价格持续走低的同时,2025年10月国内主产区优质姜价却呈现逆势冲高态势。山东作为全国生姜主产区,10月行情呈“先涨后稳”波动轨迹:上旬受降雨影响,鲜姜上市量锐减,昌邑琨福市场鲜姜供应占比仅7%,客商抢货情绪升温推动价格攀升。至10月23日,定制精品洗姜价格飙至4.5-4.7元/斤,较月初涨幅超15%。莱芜白皮姜、安丘江川精品泥姜等优质品类价格同步走高,分别稳定在3.9-4.2元/斤、3元/斤以上。10月24日起,随着老黄姜供应增多,采购商积极性降温,行情趋疲,优质洗姜价格回落至4.3元/斤左右,主流洗姜维持在4.0-4.2元/斤。​

短期来看,生姜涨价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天气因素导致供应缺口,山东、河南10月上中旬降雨延误鲜姜上市,老姜库存较去年减少15%,优质货源紧俏引发姜农惜售;二是需求旺季启动,国庆后餐饮消费回暖,川渝地区火锅订单增长18%,山东市场需求指数攀升至746.9;三是加工企业备货需求释放,姜粉、姜精油等深加工领域采购量增加,拉动优质姜需求。​

行情走势方面,2025年10月底至11月初新姜集中上市将成为短期分水岭。目前山东昌邑、莱州等地青苗姜已入市,价格1.2-1.9元/斤,随着上市量逐步增大,将对市场价格形成明显压制。不过,考虑到当前优质老姜库存偏紧,且秋冬消费旺季需求仍有韧性,优质姜价或保持相对坚挺,预计价格区间4.0-4.5元/斤。长期来看,未来市场供应压力将持续凸显。2024年全国生姜种植面积已创新高,2025年种植规模继续扩大10%-20%,总面积或突破650万亩,产量预计同步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国际果蔬报道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主题: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