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acPPC闪耀亚洲国际果蔬展:以先进包装技术赋能生鲜供应链变革

在今年9月于香港举办的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上,生鲜产品包装解决方案领军企业StePacPPC的展台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该公司全球业务发展总监伊沃·坦切尔先生(Ivo Tunchel)受邀在商务论坛发表演讲,重点介绍了StePacPPC的专利技术——融合自动化元素的先进包装方案——如何应对全球生鲜行业的关键挑战,并特别强调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与价值。

坦切尔先生拥有逾30年的从业经验,在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曾主导推动巴西甜瓜和秘鲁芦笋海运出口欧洲等重大项目,并率先在秘鲁、智利蓝莓和樱桃的对中国出口中实现自动化散装包装的规模化应用。

在演讲环节,坦切尔先生以樱桃行业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智利出口商所面临的挑战。目前运往中国的智利樱桃中,高达99%采用气调包装技术。该包装属于劳动密集型工序,需要包装厂30%-35%的员工手工封袋。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自动化转型需求日益迫切。

为应对以上挑战,StePacPPC研发了Xflow™自动化包装系统。该技术结合高速散装包装与特种薄膜,较人工方式可降低高达40%的人力与材料成本。这些特种薄膜能够营造理想的气调环境,有效减缓樱桃的呼吸频率,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保障产品品质。此外,该薄膜在防结露和湿度控制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突出。该包装方案是保证智利樱桃超过25天的海运后抵达中国时仍能保持新鲜的关键。

StePacPPC首席技术官加里·沃德博士(Dr. Gary Ward)与全球销售和推广副总裁拉尼·卡多什先生(Rani Kadosh)在参展期间也接受了本报的专访,两人也印证了坦切尔先生的观点。沃德博士指出,采用自动化包装能为行业带来多重效益:全自动包装通过缩短从采收到预冷及包装的时间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使包装厂能封装更多在中国市场备受追捧的2.0-2.5公斤装产品。此外,自动封口技术既能保证包装外观的统一性,又能减少包装工人对产品的触碰,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性。

在谈及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时,卡多什先生指出,智利采用的自动化方案可为中国本土水果产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在中国本土推行自动化系统和定制化包装,将有助于中国生产者应对供应链挑战、提升运营效率,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日益增长的需求。

他向本报表示,展会现场的高人气充分印证了亚洲生鲜市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参展商和观众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卡多什先生同时注意到,业界对于采后处理重要性的认知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气调包装在供应链保鲜环节的关键作用。他特别强调,许多中国进口商认为使用 Xflow™ 包装的樱桃属于高端产品,因为这些樱桃在新鲜度上要明显更胜一筹。

“展会期间与业界同仁的广泛交流,为我们深入洞察中国及东南亚果蔬包装商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宝贵视角,”卡多什先生补充道,“这些交流也充分体现了科技与创新在提升生鲜产品品质、降低区域损耗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国际果蔬报道
2025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更多图片: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