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蒜出口超100万吨,价格同比下降近2成

海关数据显示,1-6月份大蒜出口量为101.07万吨,2024年同期大蒜出口量为97.37万吨,同比增长3.8%。今年6月份大蒜及大蒜制品的出口量达到26.7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进入6月,海外大蒜出口由老蒜逐渐转换为当季新蒜,加工厂和海外客商订单集中下达,使得出口量较5月份取得显著增长,其中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量增长达59.38%。这得益于新蒜上市带来的供应新鲜度提升,刺激了海外市场的采购热情。​

在出口国家和地区方面,6月份印度尼西亚成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数量达6.07万吨,占该类目总出口量的26.09%。出口靠前的国家还有越南、马来西亚、巴西、孟加拉国、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阿联酋及荷兰等国。其中,对泰国出口量增长了40.15%;巴西6月出口量同比、环比及今年累计出口同比均有大幅上涨。东南亚作为我国大蒜主要出口地区,6月出口蒜头占比56%,同比增长5.99%。南亚地区则较为特殊,6月出口环比增加84.56%,但同比减少23.92%,今年累计出口量同比减少24.81%,主要原因是当地大蒜消耗较大,且去年减产、今年增产,影响了对我国大蒜的进口需求。6月出口美国的蒜片约占蒜片总出口量的49%,同比增长23.49%,环比陡升183.94%,显示中美贸易战对大蒜出口贸易影响较小。​

出口价格下滑,大蒜主要出口商品单价较去年同期下降19.98%。以鲜或冷藏的蒜头为例,6月份出口单价为8.46元/千克,去年同期为10.57元/千克。出口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大蒜供应相对充足。除了我国大蒜大量出口外,其他大蒜生产国的产量也保持稳定,甚至部分国家有所增产,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压低了价格。另一方面,国内大蒜生产成本虽有一定波动,但在国际市场价格下行的大环境下,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若出口价格持续低迷,可能会影响国内蒜农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对未来的大蒜产量和出口量产生连锁反应。​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蒜产量总体稳定,为出口提供了坚实的货源保障。预计2025年中国大蒜亩产为1.22吨,种植面积为1188万亩,产量为1449万吨。尽管山东蒜区2月份遭遇寒潮天气,河南蒜区越冬期发生冻害,江苏蒜区降水偏少,但各主产区大蒜生长总体正常,产量预期稳定,为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内大蒜价格与出口价格相互影响。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国内大蒜价格相对平稳,而出口价格却大幅下降的情况,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需关系主导,国际市场大蒜供应增加,使得我国出口价格不得不随之下调,以维持市场份额。​

未来7-8月份一直是新蒜出口旺季,历年来出口量都维持在20万吨左右的水平。预计随着今年新蒜价格回归,海外客商的需求还将维持在高位。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国际果蔬报道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主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