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批准上市,蓝靛果前景有望媲美蓝莓

欧盟批准2019年1月1日起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作为新食品投放市场,将其纳入(EU)2017/2470条例新食品列表,并规定了该新食品原料的定义、描述、化学组成和标签要求等。对于欧洲市场而言,这种新的浆果或将会对蓝莓带来挑战,因为其中的抗氧化剂含量高于蓝莓,甚至是野生蓝莓。随着法规的批准预计欧盟每年将消耗大量的浆果。欧洲地区对该浆果的需求将一直上涨,而欧洲以外的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需求将会增加。

蓝靛果学名为蓝果忍冬,又名山茄子、黑瞎子果、鸟啄李、羊奶子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Linn.)、忍冬亚属(Subgen.Lonicera)、囊管组(Sect.Isika DC.)、蓝果亚组(Subsect.Caerulea Rehd.)。蓝靛果原是一种野生浆果类植物,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北美和中国的东北及西北部。蓝果忍冬中的抗氧化剂含量约是蓝莓的13倍,可用于果酱、果汁和风味产品等,堪称新的超级食品原料。该浆果口感颇具创意,融合蓝莓、黑莓和树莓的气味。这种独特的口感为其在加工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潜力,同时在新鲜食品方面也有应用价值。

蓝靛果目前只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我国东北有少量人工栽培的鲜果销售,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0-14美元,而我国东北野生蓝靛果在鲜食市场上每公斤的售价为20-80元。目前,我国加工企业收购东北野生蓝靛果和从朝鲜进口的野生蓝靛果的价格为每吨8000-10000元。收购价呈逐年递增趋势。另外,蓝靛果的浓缩汁国际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为每吨 5.5-7.0万元。

蓝靛果在中国的人工栽培始于80年代初。1982年,黑龙江省勃利县林业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野生蓝靛果忍冬驯化栽培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用野生种子培育大量实生苗,在多个林场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在蓝莓产业的带动下,中国的蓝靛果产业正由初期阶段向着快速发展阶段迈进。《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蓝靛果产业的发展。前在黑龙江省十几个市县建立了试验推广基地,栽培面积已达2666公顷以上;其中,在黑河已达1333公顷成为我国蓝果忍冬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同时,山东、河北、北京、新疆、西藏、青海、吉林、辽宁、云南等省区也进行了引种试栽。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蓝果忍冬的栽培面积将达到6000公顷以上。

从栽培上来讲,蓝靛果萌芽早、开花早、结果早,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成熟。比草莓成熟还早。在哈尔滨地区,有些品种在5月末即可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仅需70天左右,是寒地所有果树中成熟期最早的树种,可以填补水果淡季的空白。与蓝莓、树莓、穗醋栗等小浆果相比,蓝靛果具有栽培适应性广、管理容易等优点。在pH4.5-8.5的大多数类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长。有效积温达到700~800℃,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蓝靛果具有极强的抗寒和抗晚霜能力。在我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绝对最低温度达-58℃的情况下仍可正常生长,且能忍受剧烈变化的气温。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18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果蔬报道

主题: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