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mart To Go试运行,沃尔玛雄心初显

据外媒报导,近日,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在其深圳店开展了Walmart To Go当天配送服务的测试,用户通过腾讯微信——中国最大的移动通讯应用程序来获取此项服务。

Walmart To Go提供约8000种商品,涉及果蔬生鲜、调味品、日用品、婴儿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多个类别。此外,使用过沃尔玛的“Scan and Go”进行快速结账的商店顾客现在可以通过该服务轻松地从家中再次订购这些商品。

2018年,沃尔玛和京东向达达-京东到家投资了5亿美元。沃尔玛的配送服务将由达达-京东到家负责,它是京东众多在线食品货物配送平台之一。Walmart To Go和达达将继续作为独立的平台各自运营。

在中国有逾400家门店的沃尔玛,欲在广泛推出这项配送服务之前,对其进行充分的测试。如果效果令人满意,未来将有望成为沃尔玛、京东和腾讯对抗阿里巴巴的有力工具。

沃尔玛、京东和腾讯为何聚力

据权威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占据了中国58%的电商市场,而京东仅有16%。沃尔玛最初试图通过购买电商中不被看好的1号店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这一努力以失败告终。

随后,沃尔玛将1号店抛售给了京东,也因此收购了京东12%的股份,成为京东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20%的腾讯公司。这一三方合作关系使这几家公司能够汇集彼此的资源和数据,最终决定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平台提供宣传和交易活动,腾讯还利用其先进的AI技术为顾客提供购买建议。

腾讯通过微信小程序推广京东和沃尔玛的商品,使这两家零售商获得更多用户和粉丝。截至上一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MAUs)实现了10.5%的年增长率,达到10.8人次的规模。在电商领域,腾讯并不直接和阿里巴巴竞争;但在在线支付、智能零售和云服务等方面,两者却颇具分庭抗礼之势。

这一科技和零售相结合的三头吸引了阿里巴巴的其他竞争对手或想要在中国拥有一席立足之地的公司。例如,谷歌重组后推出了第一个微信小程序,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

京东CEO刘强东和沃尔玛CEO董明伦

在配送服务和智能零售市场挑战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还拥有“饿了么”和盒马鲜生两大品牌。一个是腾讯投资的美团之后中国第二大食品配送服务公司,另一个规模不断拓展,在上海和北京地区提供24小时送货服务。阿里还持有苏宁、高鑫零售、联华和银泰百货等实体零售商的主要股权。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巴巴更是推出了无现金“未来市场”专卖店。

阿里巴巴希望将上述平台和支付宝、天猫绑定在一起。支付宝是微信支付之后,活跃用户排名第二的在线支付平台。如果成功绑定,那么阿里巴巴将可能逐渐主导线上零售、线下零售、配送和移动支付领域,而沃尔玛、京东和腾讯恐将难分一杯羹。

沃尔玛香蜜湖店将与沃尔玛今年4月在深圳推出的另一家以高科技递送为特色的超市相互支持。该店主要通过沃尔玛电商和达达进行产品销售,订单可在30分钟内配送到2公里(2.2英里)以内的任何地方。而沃尔玛在智能零售领域的成绩,有助于推进京东无人便利店、配送机器人和无人机项目的开展。

沃尔玛战略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沃尔玛一直优先考虑电商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海外市场的增长(从收购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中可见一斑)。这些举措虽然抑制了其近期收益,但对和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的对峙来说,却十分必要。

如果沃尔玛能够成功地将配送平台扩展到中国其他城市,有可能壮大其与京东和腾讯麾下的共享电商生态系统,这将有力地抑制阿里巴巴的发展。

图片来源:The Motley Fool
© 2018 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蔬果报道

更多图片: 
主题: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