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专家齐聚果蔬展 共探中欧果蔬贸易发展前景

在本届北京国际果蔬展上,关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果蔬贸易的讨论引起了参会各方的兴趣,一项名为“中欧果蔬贸易动态及SPS政策研讨会”也如期在2016北京国际果蔬展期间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和欧盟鲜果协会(Freshfel Europe)共同主办,目的是交流中欧双方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双方水果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同时研讨会还就中欧区域之间的果蔬贸易动态、产业分析及贸易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葛志荣会长、王军兵秘书长、段小红副秘书长出席,来自中国检科院、标法中心,以及黑龙江、深圳、河北、山东、福建、内蒙、山西、新疆、陕西、安徽等检验检疫局和检验检疫协会的代表参加。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吴昊处长与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李莉研究员应邀发表了主题演讲。出席研讨会的欧盟代表团包含了来自政府部门的官员、使馆官员、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以及果蔬贸易领域的专家共计20多位,包括了来自Belgian Fruit Valley、CSO、Unia Owocowa、Baywa、Interfel等公司的相关人员。研讨会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冯春光先生和欧盟鲜果协会(Freshfel)Nelli Hajdu女士共同主持。

葛志荣会长和欧洲果蔬协会主席Philippe Binard分别致开幕辞。葛会长在致辞中提到,“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5,648.5亿美元。然而两国农产品贸易往来,特别是果蔬贸易仍处在较低水平。据统计,2015年中国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7个欧洲国家进口水果1.9万吨,所占比例还不到中国进口水果总量的千分之五;同时中国向荷兰、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出口水果7.5万吨,占出口水果总量的3%。因此中欧双方果蔬贸易发展潜力巨大”。探讨会围绕中欧果蔬贸易这一主题,特别是其中的4个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市场的准入、动植物检疫政策及相关要求、食品安全政策及相关要求、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殊处理流程。来自中国国家总局动植司的吴昊处长介绍了中国进出境水果检验检疫体系;欧盟驻华使团参赞Jerome Lepeintre先生介绍了欧洲果蔬食品安全政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李莉女士介绍了中国果蔬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体系。来自中国和欧洲果蔬行业的代表随后也以具体实例阐述了中欧果蔬贸易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研讨会上,来自意大利的行业代表以猕猴桃、苹果、梨和柑橘为例,展示了通过“来自欧洲的鲜果”项目的市场推广活动在中欧国际果蔬贸易中所带来的最新突破和发展,特别是借助北京国际果蔬展这一平台来进一步加强了意大利猕猴桃在中国市场影响力,探讨未来意大利柑橘类水果出口中国的各种运输方式,以及借助研讨会呼吁尽快再次开启意大利苹果和梨对中国市场准入的商谈。“来自欧洲的鲜果(Freshness from Europe)是一个由欧盟,意大利政府和CSO协会及其成员Alegra,Apofruit,Assomela,Ceradini, Cico,Conserve Italia,Made in Blu,Origine 和 Oranfrizer共同资助,为期三年的项目,项目的运行直至2018年。其目标是促进和加强来自欧洲品质的蔬菜瓜果供应。

研讨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中欧双方在相互尊重的背景下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知识与经验,同时加强了双方的相互信任,也为未来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MZMC
© 2016 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主题: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