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蓝莓的供应究竟是怎样的?听David Smith先生娓娓道来

上周末,盛克盟(上海)水果贸易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David Smith先生向我们分享了全球蓝莓对中国市场的供应情况。国际果蔬报道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David Smith先生首先介绍了全球蓝莓种植的一些基本情况。全球蓝莓产量近20年来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23,600吨到2014年的563,100吨,增长了近23倍。按区域看,2014年北美的产量是330,000吨,主要种植区域是加拿大的卑诗省、美国和墨西哥;南美的产量是121,000吨,主要种植区域是智利、秘鲁和阿根廷。亚洲的产量是29,900吨,其中中国的产量超过20,000吨。欧洲的产量是24,600吨,主要种植区域是西班牙、摩洛哥以及一些东欧国家比如罗马尼亚和波兰。其它产区还有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些产区的产量与上述区域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获准对中国出口蓝莓的国家主要是智利和加拿大。智利的出口已经有3-4年的历史,智利蓝莓季始于每年10月中旬直到次年3月结束,2015-2016年智利新鲜蓝莓的全球出口量是91,000吨,低于预期的100,000吨,出口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冷冻蓝莓的价格高,使得更多的新鲜蓝莓用于冷冻,从而减少了新鲜蓝莓的出口量。2015-2016年智利蓝莓对中国的出口量大概在5,000吨,比上年度减少了21%。 

加拿大联邦政府2015年9月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获准向中国出口蓝莓。加拿大卑诗省的蓝莓季节始于每年6月底直到次年9月中旬结束,因此去年卑诗省对中国的出口并不多,大概有6,000 -7,000箱蓝莓获准对中国出口,最终只有2,000箱多一点确实抵达了中国市场。卑诗省是北美最大的蓝莓产区,大概50%的蓝莓被用于加工,也就是制成了冷冻蓝莓、蓝莓干、蓝莓汁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北美市场本身对蓝莓的需求强劲,因此很多种植者并没有很强的意愿向中国出口蓝莓。 

紧接着,David Smith先生介绍了其它主要蓝莓产区的情况以及将来这些产区对中国出口的可能性。这其中,最为瞩目是秘鲁和阿根廷。秘鲁的种植者和出口商正极力推动对中国的出口,很多业内人士都猜测秘鲁将在本季或下一个季度获准出口。另外,阿根廷也在申请对中国的出口,但因为其主要供应地区是美国和北美市场,对中国出口的意愿不如秘鲁强烈。 

较之秘鲁和阿根廷,其它产区或由于跟中国的收获期有所重叠,或主要供应地理位置比较靠近的市场,其对中国的出口问题暂时还不会成为热点问题。国际果蔬报道接下来会对不同地区蓝莓的种植时间和品种做专门详细的报道,期望完整地呈现全球蓝莓的生产情况。 

有关盛克盟(上海)水果贸易有限公司

盛克盟是智利两大水果生产商Hortifrut和San Clemente的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有关这两大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和业务运营。San Clemente主要的产品是苹果,葡萄和樱桃,其它产品还包括猕猴桃和柑橘。

Hortifrut是南美最大的蓝莓种植商,在智利生产大约25%的蓝莓,它的种植区域遍及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摩洛哥。Hortifrut还与其它三大公司Michigan Blueberry Growers, Naturipe Berry Growers 和Munger Farms共同使用著名浆果品牌Naturipe,该品牌旗下蓝莓的生产和销售量位列世界第一。

图片来源:Pixabay.com

©2016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地区: 
产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