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6日,百果园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产业互联 赋能新零售”的新闻发布会。此时也正值百果园集团实施“新零售”一周年。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嘉宾有百果园集团副总经理焦岳先生、百果园集团线上运营中心总监苏彦先生,另外还有各界行业嘉宾以及相关媒体。焦岳先生在会上展示了百果园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计划,借此进一步助力企业新零售。
百果园在去年并购一米鲜后开始了新零售的发展模式,通过一年的新零售,百果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百果园公布的数据显示,发力新零售一年来,2017年7月份百果园线上单月销售额突破1.2亿元,线上日销售额峰值达600万元,线上会员数突破500万人,线上月度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且实现规模化盈利。毫无疑问,百果园这一消息给当前较沉闷的生鲜电商行业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也是日前易果生鲜再获阿里3亿美元投资之后生鲜电商行业的又一个利好消息。
2015年百果园的销售额已达30亿元,2016年的销售额约60亿元,百果园在线下始终处于水果零售连锁的绝对领先地位。不过百果园并不满足线下成绩,新零售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表明了百果园意在谋求线上的另一半江山。焦岳先生在本次发布会上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在产业化和体系化上,百果园提出了打造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的7大平台,即标准化种植平台、金融平台、交易平台、供应链平台、营销服务平台、销售平台及BI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建立产业标准,构建以“百果园模式+金融”为主的果业生态圈,结合信息科技驱动加大数据运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将数据反馈到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产业多点的快速连接。随着生鲜电商的竞争由1.0到2.0,再到如今3.0的升级,整个水果零售业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一的竞争上升到产业化、体系化之争。对百果园而言,如今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外部市场竞争,而是来自于上游供应链,乃至于整个产业链。
百果园对产业链的布局非常重视。2005年,百果园成立了果品供应链管理公司,不仅负责水果的统一采购,还直接参与到水果的生产环节。在上游,百果园布局了近230个水果种植基地,并拥有自己的种植技术、肥料生产等。在标准化种植上,百果园联合徐小平所投资的慧云信息成立合资公司“智果科技”,建立起“气候,土壤,农事,生理”四位一体的标准化生产与预测模型,实现对种植基地果品产量与品质的精准预测与管理。在金融供应链上,百果园立足农业全产业链战略,致力于解决农户在种植、销售、推广等方面受到的限制,用供应链金融的手段解决产业链各个环节需求的资金,避免行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基于大数据驱动与基于客户标签的精准营销,百果园营销服务平台在破解传统果业零售痛点的同时,还将帮果农种出的好果子卖一个好价钱。可以预见的是,7大平台在作用于提升产能、扩大优质水果供给的同时,也将加速全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全产业链生态。同时也将为百果园的新零售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百果园
2017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蔬果报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