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云南省首府,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低纬度,高海拔也孕育了云南省宜人的气候,带来了充沛的降雨,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故越来越多的外资农企选择于此扎根,海盛园艺便是其中之一。国际果蔬报道有幸采访了昆明海盛园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迪姆先生(Tim Scalongne),并请其介绍了公司在中国的运营。
海盛园艺的母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商之一,于昆明坐拥两座农场,总计占地面积达26公顷。“我们旗下的两家公司功能各有侧重。昆明海盛种苗有限公司负责幼苗的培育。公司与来自荷兰、日本以及丹麦的培育者合作生产幼苗,之后进行批量繁殖并分销至各亚洲市场。”迪姆先生解释说。
海盛种苗有限公司在中国以及越南皆有实体运营,其最先进的组织培养实验室以及苗圃每年鲜切花幼苗生产量达到2亿枝,品种达数百种。这些幼苗有些会用于海盛自己的鲜花生产,有些会再出口回流至荷兰、日本以及美国的培育者,有些则会出售给中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的种植者。
除了高科技的解决方案,如最先进的欧洲温室设备和来自西方的专业技术,公司与培育者签署的独家许可协议也至关重要。迪姆先生表示:“我们是一部分产品在亚洲或某些国家的唯一被许可栽培方,例如在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卡利默罗鲜花上,我们就是亚洲范围内唯一被授权的种植方。”
旗下另一家公司主要负责成品业务,包括盆景以及百合水仙、绣球、康乃馨等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据悉,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只面向直接与花商打交道的终端批发商,海盛园艺在华销售量已近2000万株,但这一庞大数字只占总销售量的40%,大部分产品仍销往日本。而且,据迪姆先生预计,该销售比例在短时间内将不会出现变化。“因消费习惯使然,越南人均鲜花的消费量是中国的三倍。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中国市场鲜花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公司创立之初,我们主要的销售对象为政府机关,时至今日,大部分销售已用于个人居家装饰。所以,在未来,除了向花商供货外,我们也会向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商平台供应我们的产品。”
既然中国的花卉消费模式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是否短期内中国市场将取代日本和越南成为海盛的主战场呢?对此,总经理先生认为公司的产能是一大主要短板。“市场一直是存在的,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时间,目前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了公司能够承受的供应能力。有时候,生产要比销售更困难。因人才缺口问题,即使是扩大公司目前在昆明的运营规模都极具挑战。”
图片来源:MZMC
2017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转载请与国际果蔬报道联系获得许可并注明源自国际蔬果报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