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中国,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创业动力和原因,却一样声名鹊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有同样一个值得骄傲的职位——全球CEO。
是什么样的资质和特质令他们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应变自如游刃有余?企业做大做强,走国际化道路,他们又如何一次次在艰难险阻面前不屈不饶?迈出步伐跨入国际市场之后,他们又是有何应对接二连三的挑战?
在第四届PMA果蔬联谊大会(中国站)的“零距离拜师全球CEO”环节,五家全球知名果蔬公司的CEO与大家分享他们进入新市场个人经历。他们分别是PMA首席执行官Bryan Silbermann先生、佳沃鑫荣懋联席董事长廖懋华先生、Mission Produce首席执行官Steve Barnard先生、Perfection Fresh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Michael Simonetta先生和Nature’s Pride首席执行官Shawn Harris女士。
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需要“掌门人”具有国际眼光、市场策略、百折不挠的精神等最重要的资质和特质。下面我们走入全球CEO之中,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所思所想。
关于失败和困难
一个企业发展扩大,难免在途中的磕磕碰碰,困难无法避免,就看如何应对。Shawn Harris女士认为:“此时不要感到手足无措,相信和依靠团队的力量一起面对会帮助你度过难关。”廖懋华先生所见略同,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国际企业家在经营和管理中最重要的资质之一。“失败难免,痛苦的感觉会伤害你、折磨你,”Steve Barnard先生说:“在这个关键时刻,你必须有长远的眼光,清楚知道企业需要发展的方向,制定好发展目标和发展进度,从失败中找经验,再痛也要爬起来继续前行。”
关于文化差异
全球企业CEO,顾名思义要穿梭时空在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接触不同的语言、人群和文化。对此,Bryan Silbermann先生说,一个企业家需要有幽默和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许许多多的差异。Shawn Harris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在东南亚、拉丁美洲、欧洲奔波的她要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一个泰国零售商对你说“可以”,也许意味着“不可以”;同样的事情,挪威人可能对你不置可否,而德国人可能心直口快。“这就需要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式和习惯,”她说道。廖懋华先生谈到在中国做企业,就必须要洞察市场,把握消费者心理。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要多用容忍和谅解的方式,加强沟通和理解。
关于品牌战略
对于Michael Simonetta先生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一直致力于发展我们的自有品牌,每年都为此花费上百万美元的推广费用,这当然会有助于拓展市场,发挥品牌效应,以求拓展我们的市场份额,何乐而不为?” 而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其实也是一种承诺。Steve Barnard先生觉得,既然是承诺就要在不论什么情况下面坚持这一策略,才能最终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关于企业透明度
增强企业透明度,是一个企业及其领导者能否赢得最广泛的信任,创造更大、更多价值,使企业发展更长远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是否勇于暴露自身缺点、管理好企业的契机。Shawn Harris女士认为:企业的最终目的并不一定是获取更大的利润。“对于我们来说,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大家走到一起共创一份事业。我们的供应商伙伴可以随时随地到办公室来,打开任何一部电脑查阅他们想了解的资料,公平透明原则是我们一直秉承的,只有互相理解和信任,才能并肩协作。”
Steve Barnard先生则认为,一个开放透明的企业对于员工来说也能更为愉悦地工作,他们甚至到了下班时间都自愿留下来,因为企业文化活跃而透明,很有凝聚力。
关于人脉和关系
做企业不免需要各种人脉,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包括和政府官员的关系。人脉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将人脉进行有效管理,使人脉朝预期的方向发展。全球CEO们也是在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中一些人对此是避而远之,寻求独立,而另外一些则认为政府应当在鼓励水果的外贸方面更加“给力”,以便于获得更大的海外市场。也有的觉得政府和企业应当多加强沟通,共同使得水果经济在未来得到长足的发展。
图片来源:pma
©2016国际果蔬报道 保留所有权利
添加新评论